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花戛天门古村院落百栋吊脚楼沉淀百年布依文化

乌蒙新报  2015-02-04 09:39

1

核心提示

天门村,是水城县花戛乡的一个偏远村寨,距六盘水市中心城区140公里,距花戛乡政府10余公里,全村共6个村民组,269户1139人,其中布依族人口1113人,村寨中100多栋吊脚楼至今仍保存着古朴的风貌。由于四周高山入云,抬头只能看到天,一条通往村外的山路,在山腰盘绕几圈后通往山顶,在山顶的出口,两座小山自然分开,形成一道门,从下往上仰看,只能看到天空,所以取名天门。2月1日,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一份神往,记者一行踏上了探访天门村之旅,开始亲密接触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古老布依村落。

乌蒙新报记者

刘云冰彭忠林 黄能

田园风光优美吊脚楼古色古香

天门村地势西高东低,两面环水,两面依山,东北面和东南面是北盘江、毛虫河、乌图河环绕,西南面和西北面与吴王山相依,178栋木瓦结构吊脚楼掩映在古榕树、龙竹、枫香树林中,傍着寨子周围连片的梯田,田园风光优美。

走进村寨,村落里炊烟袅袅,不时传来鸡鸣狗吠的声音和嗅到一股牛粪味道,这可能也是乡土味其中的一味罢了。一个小孩在家门前玩着什么,见记者走近,小孩立即站起身来朝屋里跑去,嘴里还不停的叫着爷爷,爷爷抱着孙女从屋里走出来,看到记者在门口拍照,便对孙女说,“别怕,别怕!这是远方来的客人。”说完,老人对着记者笑笑。“这孩子怕生,好多年来,我们这里很少有人来玩,所以,孩子一见到陌生人就会躲起来!”

再说这些吊脚楼,全村178栋吊脚楼,有成片的,也有分散的,而每一栋吊脚楼均为木结构,靠数十棵子支撑,高悬地面,多数为三层。村民说,吊脚楼层用于喂养牲畜、堆放杂物,第二层供人居住,第三层放置粮食,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此外,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适。而在一层与二层之间,用木板相隔开,二层与三层之间,则是竹楼。记者看到,在村子里,妇女们仍保持着穿布依服饰的习俗,古老的织布机、碾米的石碓等,每家都保存完好。村民说,他们虽然不富有,但世世代代靠种田为生,衣食上可以自给自足。

两道天然屏障“围出”古朴村庄

“要想进入天门村,可选择两种方式,一条是陆路,另一条是水路。”天门村村主任王仕令说,外面的人进入天门,首先得翻越巍峨雄伟的吴王大山,尽管现在已修通了进村的公路,但由于还没有硬化,轿车无法通行,只得停在6公里以外的小鸡场村(邻村)。王仕令说,在2006年以前未修通通村公路时,村民想要出村或外面的人进村,得在村后山的绝壁上攀登长一两公里的石梯路,非常困难,也非常危险。

而另一条就是水路,只有跨过村寨门前的北盘江,到了对岸才算出村。王仕令说,对岸就是野钟乡的发射村,在多年前,通往对岸的交通是一座铁索桥,但由于数年前北盘江的水位上升后,索桥如今已被淹没水中,要想到河对岸,只得靠乘坐村民们的小铁船。正是天门村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山和水形成了两道天然屏障,让村庄几乎与外界隔绝。时至今日,不少六七十岁的村民,仍然不会用汉语和外界交流。

“外面人不想进来,村里人难得出去,正是因为这样,天门村至今仍保存着古朴的风貌。”王仕令说。

据村民们讲,他们祖辈来到这里,已有五六百年了,住的都是木结构房子。“听说早屋顶是盖茅草,在我懂事的时候,已经全是吊脚楼了,瓦是村民自己烧制的。”84岁的王正先说,据此可以推断吊脚楼在当地已有百年历史。如今,村民仍保持着论辈份谁住正室谁住偏厦的习俗,并且每栋楼都设有闺女的绣花房。

主人盛情款待记者醉在天门

“来家里面吃(喝)杯酒。”在天门,无论你走到哪家,村民们都会邀请你到屋里坐坐,然后倒上一杯酒。在村民卢胜燕家门口拍照时,记者被邀请到家中,倒上一杯酒,“欢迎你到家中来做客。”说完,卢胜燕把酒递到记者的手中,喝完了杯,第二杯又递过来了,在记者有些迟疑时,卢胜燕说:“来到我们家里,喝酒得喝两杯,这是我们布依族的风俗!”记者接过第二杯,一饮而尽,这时,卢胜燕再为自己倒上两杯,她说,这两杯叫做陪酒。

从卢胜燕家出来,记者又被村主任王仕令邀请到家中,饭桌上,除了各种荤素菜搭配之外,各自面前还放着一个酒杯。

在天门,吃饭喝酒也是有讲究的,贵宾必须坐上席,主人相依而坐,其他人从左到右依次而坐。吃饭前,主人为客人各自盛满一杯酒后,相互敬酒,这杯叫做“脚酒”。喝完杯,酒宴才正式开始,而喝酒有四种规矩,一是四季发财(喝4杯),二是六六大顺(喝6杯),三是久长久远(喝9杯),四是月月红(喝12杯)。鉴于当天的情况,记者陪同喝了四季发财。而每一种喝酒规矩中,每一杯酒都有一个名字,比如四季发财中,杯叫做迎宾酒,第二杯叫做贵宾酒,第三杯叫做敬宾酒,第四杯叫做感谢酒,并且每倒一圈酒,都要倒上交龙酒。饭桌上,几杯酒下肚,尽管有些醉意,但看到热情好客而又淳朴的布依同胞,你何尝会推辞呢?

已申报中国传统村落

去年,经六盘水相关部门申报,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委员会评审认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局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贵州省共有134个村落入选,而天门村就跻身其中。

王仕令说,这里的布依族村民们有着这样一个梦,他们渴望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的人走进天门村,了解布依族吊脚楼文化。“村里这么多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我对发展天门的乡村旅游很有信心,号召村民保护好吊脚楼,毕竟,除了秀美的自然景观之外,完好的吊脚楼也是我们对外宣传的一大宝贝。”王仕令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