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盘县三十九个村(居)通过县级小康验收

乌蒙新报  2015-04-09 09:06

[摘要] 入选全国百强县的六盘水市盘县,明确提出了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近日,记者走进盘县部分乡村,采访农村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一个个美丽的乡村演绎了小康建设的精彩故事。

叶利军 乌蒙新报记者 高永彦

核心提示

入选百强县的六盘水市盘县,明确提出了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近日,记者走进盘县部分乡村,采访农村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一个个美丽的乡村演绎了小康建设的精彩故事。

“三来”企业注入活力

走进响水镇阳桥村海恒电子厂内,村民们正忙着加工耳机线,厂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邓征龙依靠在外打工多年学成的技术、投资240万余元建成的海恒电子厂,主要以代加工生产手机耳机线、转接头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广州一带,解决了周边村民120余人就业。邓征龙说,在外打工并不是长久之计,适逢盘县出台政策,鼓励创办“三来”企业,于是回乡办厂,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居家就业。据悉,阳桥村依托“三来”企业发展,解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村民增收,已通过盘县小康村验收。

近年来,盘县立足发展转型,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引进“三来”企业、发展“三来”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人人有活干,个个有钱赚,家家忙致富,户户奔小康”的景象。其中,响水镇就充分利用富足的劳动力、现成的厂房、快捷的物流,吸引和鼓励“三来”企业入驻。目前,响水镇已建成“三来”企业8家,涵盖电子产品加工、服装制造、糖果生产等产业,投资总额达85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

像响水镇一样,盘县各乡镇积极发展“三来”企业,已有51家“三来”企业落地生根,解决2700余人就业,实现产值4400万元。随着“三来”企业的发展壮大,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家就业,在家门口就业,既能耕种土地、又能兼顾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正逐步减少。

“千企帮村”助力小康

在普古乡舍烹村,每天中午,村民陆续从合作社的田地里走出来,到路边坐上接送他们上下班的中巴车。10多,他们就到了合作社食堂,吃饭后各自回家休息。下午两点半,村民又坐中巴车到合作社上班。舍烹村村民的这种美好生活,正是源于企业家陶正学在村里实施的系列“千企帮村 ”措施。

舍烹村位于盘县和水城县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从前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生活贫困。高中毕业后,陶正学走出舍烹村开始了创业路,他跑过大货车,开过公司和煤矿……富起来的陶正学心系家乡,他不局限于修路、建学校及帮扶困难群众等做法,决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在村里成立了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带领村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合作社的成立,使村民变成了股东和园区“工人”,过上了每天按时上下班、专车接送、一日三餐在食堂的新生活,不仅推动了舍烹村和周边村寨农业的转型和升级,还促进了村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村超前发展了20年。”舍烹村党支部书记陶永川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舍烹村是盘县积极实施“千企帮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盘县657个企业结对帮扶450个村,投入帮扶资金13.3亿元,以“联、带、扶、帮、兴”等方式,解决用工4万余人,惠及群众达60万余人,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格局。如:红果煤矿投入1.78亿元解决村民就业、修建道路,改造新农村、扶危济困;银河煤矿建立核桃种植基地、油茶种植基地,让昔日的荒山变绿地,成了村民的“金山银山”。

产业发展加快小康

走进滑石乡岩脚村,一排排科技大棚错落有致,一幢幢别致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中,花田里花朵竞相开放,成群的香猪在地里奔跑,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55岁的村民袁明芬正在给香猪喂料,她告诉记者,她是岩脚村7组村民,哒啦仙谷建成后,她和老伴、大儿子都进了农熠公司,一家3口每月能有近7000元的收入,接近过去种地半年的,全家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哒啦仙谷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滑石乡许家屯水库沿岸及岩脚村子。园区开发建设投入资金上亿元,建起了科技大棚、七彩花田、生态馆、儿童游乐场、蔬菜采摘园等,将当地的传统农业升级成了集休闲观光、劳动体验、科普教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在园区建设的同时,盘县政府对岩脚村和附近村寨进行了道路和村寨改造。旅游景区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变了这里的生产模式。同步发展起来的农家乐,使岩脚村出现了打工人员大量回流的情况,岩脚村就业超过1500人,全村基本实现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目标,岩脚村也于2014年通过盘县小康村验收。

近年来,盘县全面启动建设19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4.23亿元,带动农户增收3.56亿元,解决2.86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建美丽乡村添幸福

“现在我们沙淤和城市一样,走的是沥青路,用的是自来水,住的是小洋楼。”火铺镇沙淤村村民黄志云这样描述村民们现在的生活。走进沙淤,展现在眼前的是粉墙黛瓦的楼房,道路畅通了、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产业蓬勃发展。该村抢抓机遇,启动村寨建设,仅用了7个多月,村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市率先整体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的示范典型。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盘县全面启动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建成小康房17145户,小康寨覆盖668个自然村寨,完成投资20亿元。受益于此,淤泥乡麻郎垤村、鸡场坪乡塘子边村、珠东乡窑上村、红果镇舍勒村等村寨变得靓丽、和谐。小康六项行动的大力实施,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村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2014年,盘县39个村(居)通过县级小康验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预计达90.5%。如今,走进盘县农村,一幅幅环境美、生态美、产业美、精神美、百姓富的美丽画卷,在405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铺展开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