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15年全市第一次项目建设观摩会发言摘登

六盘水日报  2015-04-10 09:19

六枝特区

今年以来,六枝特区始终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紧扣“四化同步”主战略,积极适应新常态,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以项目建设推动全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同步小康,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56亿元,增长8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6亿元,增长1.9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49亿元;实施续建、新建项目230个,总投资779.61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35.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0.65%,基本实现了“开门红”。

围绕项目建设,六枝特区具体做好以下工作:聚焦工业新型化,打造产业聚集洼地。培育集群增实力。围绕“四个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重点抓好华润六枝电厂一期项目建设,推动39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扶持路喜集团项目恢复建设,支持六枝工矿改革改制,推进六枝煤电一体化基地、六枝煤矸石电厂及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的理念,持续开展工业企业“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行动,健全服务管理、入园建设零障碍、生产经营零干扰、处理问题零缺位“四零”服务机制,项目复工企业复产率为92.42%。聚焦农业现代化,打造山地特色农业特区。用现代产业提升农业,用现代设施改善农村,用现代思维致富农民。聚焦城乡一体化,打造现代精品节点城市。聚焦旅游特色化,打造现代康体旅游胜地。突出山地旅游特色,精心编制全区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探索制订旅游业发展扶持政策。投资19.9亿元建设旅游项目5个。推动文旅融合,月亮河布依文化园建设有序推进,梭戛自然与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列入全省生态文化旅游创新项目,洒耳景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有序推进。聚焦民生普惠化,打造幸福六枝新福地,促进进民生保障全面化、义务教育均衡化、文化服务多样化、医疗卫生标准化。

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强化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在新常态下推进全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钟山区

一季度,钟山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2.8亿元,同比增长16%;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35%;工业增加值31.36亿元,同比增长14%;旅游总收入预计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3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9亿元,同比增长2.28%;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7.84亿元,其中省外1000万元完成31.92亿元。预计全面实现“开门红”。

钟山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国家投向抓项目,积极谋划和储备以“七大工程包”和“六大消费领域”的相关项目。2015年,全年谋划新开工项目238个,总投资705亿元。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86个,总投资165.24亿元,已开工86个。二季度集中开工项目60个,总投资126.2亿元。

根据省委、省政府“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安排部署,计划用三年时间造林10万亩,2015年计划造林5.4万亩,现已完成3.8万亩。计划在梅花山造林9794亩,2015年造林1200亩,以“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助推梅花山景区建设。同时,以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为载体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下一步,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强化领导,真正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分工合理,配合密切,保障细节,保质保量完成观摩会各项任务。优化服务方案,培训工作人员,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排查服务死角,确保工作不出差错,服务大方得体,让省观摩团领导感受到周到、细致、温馨的工作服务。整合主流媒体宣传平台,做好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的宣传工作。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日调度”,严肃问责工作推进慢,落实不力,推诿扯皮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按时保质完成观摩会各项工作任务。

水城经济开发区

随着六六高速开通和月照机场通航,水城经济开发区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逐步凸显。开发区紧紧围绕推动生态引领、产业转型、跨越发展这一主基调主战略,全力优化服务环境,着力强化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1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7.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亿元,新开工项目29个,新增就业人员1344人。2015年一季度全面实现了“开门红”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年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

水城经济开发区围绕产业定位,立足区位优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认真谋划项目,创新思路抓招商。充分利用现有企业和资源,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拓上下游产业为目标,广泛开展对外互联互通,拓宽招商领域和渠道,引导现有企业通过注资等方式引进新的企业,形成增量企业和存量企业的相互配套,良性互动,一批循环利用产业项目落地开发区。针对客商投资信心不足,对项目落地建设迟疑不定的现状,探索股权合作、融资租赁以及PPP等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破解企业投融资难题,坚定业主投资信心,多渠道助推招商引资。利用市委、市政府将水城经济开发区定位为创新科技驱动新引擎的机遇,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落地园区,努力打造园区科技产业升级版。抢抓“三地同城化”发展、三房进园区和交通优势凸显的机遇,按照以城带产、以产促城的产城融合发展思路,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推进。

通过近段时间的努力,水城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按照观摩会的要求,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开发区经验,立足实际,以扎实的作风、敢于担当的勇气在挑战中争取主动,在机遇中抢占先机,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盘县

2015年,盘县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一季度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亿元,增长16.5%;财政总收入完成17.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亿元,增长43.7%;工业增加值完成55.1亿元,增长17%;旅游总收入完成5.21亿元,增长83.4%。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41个,现已全部开工建设;二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41个,总投资309.04亿元;“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完成投资4.5亿元;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种植10.06万亩;全面启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15.8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8.8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年计划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49260户、改造面积443万平方米,投资5.32亿元,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预计今年6月全部开工建设。

在今年的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着力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谋划今年新开工项目460个,总投资1400亿元。围绕“5个100工程”、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小康六项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加大项目前期投入,着力抓好项目库建设,现储备项目597个,总投资达9398亿元。制定完善了《盘县项目联合评审暂行办法》,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优化流程、压缩办结时限。一季度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43个,总投资4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2.9亿元。着力加大融资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思路,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多渠道、多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一季度融资实际到位资金10.22亿元,确保了各类项目扎实推进。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紧紧抓住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投资政策机遇,加强政策研究、项目储备、信息沟通和项目包装,努力形成千方百计跑项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以省、市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为契机,打造了一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小康村寨和示范园区。

钟山经济开发区

今年以来,钟山经济开发区紧紧盯住省、市项目观摩会等时间节点,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力实施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逐步提升、稳中趋好”发展态势。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完成16.47亿元,同比增长87.8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5亿元,同比增长29.1%;财政总收入完成9052万元,同比增长47.86%。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8.2亿元,已完成投资1.62亿元。二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15.5亿元,已完成投资0.89亿元。

围绕实施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重点帮扶观摩会“回头看”项目摆脱困境、扩大产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围绕实施项目带动,园区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坚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先,目前建成主次干道68.61公里,在建道路51.39公里,同步完成“七通一平”配套设施建设,“四横十八纵”交通路网架构已基本成型。把全面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今年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一季度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14亿元。围绕实施项目带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突破。把招商引资工作任务详细分解到开发区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一季度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个,签约资金16.1亿元。

通过项目观摩会带动,进一步突出了重点,有力促进了一批调结构带动性强、新能源新技术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各项工作在较短时间就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将在加强企业服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进一步突破;在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同城发展上实现进一步突破;在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实现进一步突破;在强化要素保障,破解瓶颈制约上实现进一步突破。

贵州天宝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天宝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精品水果和中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观光建设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公司立足“把产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产业”的理念,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大化”的要求,依托凉都气候,结合山地特色农业,全力打造贵州乃至“三农”建设实验示范区,黄果树、龙宫旅游接待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及田园养老示范区。

公司拟投资33亿元在六枝特区落别乡、大用镇建设“贵州天宝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项目,项目包括现代农业种植基地、生态小城镇、旅游度假设施等建设内容,项目涉及4个行政村,规划用地40000亩,建设期限5年,项目于2014年3月正式启动。

目前,已完成以车厘子为主的精品水果种植20000余亩,林下套种中药材7000余亩;治理荒山荒坡6000余亩;建成樱桃博览园一个。温泉度假村已启动建设;特色生态小城镇和游客接待中心正在开展规划设计;农业科技馆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公司共计完成投资5亿元。

今后,公司将按照省、市、特区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目前项目正在建设阶段,尚未产生效益,将来项目产生效益后,公司将考虑与被流转土地农户合作,将土地流转租金转股金、产权转股权、农民转股民,做到公司与农民共发展,真正将天宝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项目做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

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紧紧围绕“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的思路,立足现有农业条件,以刺梨、猕猴桃、红豆杉为主导产业,计划种植刺梨5万亩,猕猴桃1.1万亩,红豆杉0.2万亩,种植蓝莓、杨梅、石榴、湿地生态植物4.6万亩,发展生态养猪1万头、鸡20万羽,配套建设特色水果及肉类产品深加工,小乌洋芋罐头厂、名特优水果保鲜包装厂。大健康休闲旅游度假项目以贵州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打造六车河峡谷、白雨竖洞、花戛天坑、天生桥等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峡谷、峰林、溶洞自然景观,建设娘娘山索道、木栈道、观景平台、温泉度假区等旅游设施,收集、整理、开发民族民间文化,打造集地貌风景观光、民族文化体验、特色农业观光、养生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国际大健康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盘县娘娘山园区规划选址于盘县普古乡,辐射带动水城县龙场乡、顺场乡、花戛乡及盘县淤泥乡、保基乡,由于受历史、交通等因素的制约,该片区属少数民族多、贫困面大、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随着园区建设规模的不断壮大,园区建成后预计能实现年产值6.72亿元,带动普古乡6000多户2.4万人,水城县龙场乡、顺场乡、花戛乡8000户25000人以及周边保基乡、淤泥乡、松河乡、坪地乡近50000人的增收致富,目前带动农户2327户7725人,解决就业650人次,实现人均增收达到3500元。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2013年和2014年在省级园区考评中分别名列25位和23位,被评为省级重点园区,被列入市委、市政府2013年“十大工程”和“二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随着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省政协、省总工会、省红十字会、贵阳市等多家单位60余批次到合作社参观考察,建设成效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肯定,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合作社从发起时的7人发展到目前的1161人,始终秉承着“示范一村,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宗旨,积极调动群众成为合作社社员、股东,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2015年,合作社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产业发展。

水城县

今年以来,水城县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认真抓好项目储备,现储备项目356个,项目库总投资达1174.6亿元。以重大活动举办为契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预计年底可完成投资375亿元;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99个,完成投资3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3.9%。一季度集中新开工项目109个,开工率100%,入库率90%,完成投资16.3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2.73%。

以开展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快促进项目落地。成功签约水城乌蒙老龄产业综合服务社区(水城乌蒙康复医院项目)、中国凉都健康养生医药保健生态园综合开发项目、六盘水蒙正医药产业园等项目;成功引进北京桑德公司、重庆大泰公司以“PPP”模式合作建设1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5个乡镇小城镇建设。截至3月,全县成功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37.3亿元。

下一步,将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城投公司、水投公司、林投公司等融资平台公司作用,强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家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方式与范围,建立“政银企”合作常态化机制。二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促进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在县级权限内的审批事项,力求大限度简化手续、缩短时限,对上级权限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大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争取上级的支持,协助项目业主尽早完成前期手续办理。三是推进项目整合实施。把“5个100工程”、玉马经济带、“三线六带”、城镇建设作为项目整合的主要平台,整合项目前期工作,整合项目资金来源,整合项目实施方案,努力实现产业类项目与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民生项目高度整合、协同推进,提高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四是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健全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项目推进情况,全面梳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建立台帐逐项研究解决,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红果经济开发区

红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从建园伊始,就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要素聚集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努力克服资金困难,全面启动了工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和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核心区5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七通一平”,累计完成总投资约50亿元。职校、银行、医院、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也逐步进入园区,为企业进驻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有力“引擎”,坚持招商与建设同步并举、同步实施。完善招商规划,明晰产业定位,实施精准招商。采取领导带头招商、委托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服务招商、补链招商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引进的企业逐年增加,好企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逐年增多。截至目前,累计引入项目115个,总投资303亿元。

在加快硬环境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作风建设,治理慵懒慢浮贪。全区各级各部门树立抓服务就是抓商机,抓环境就是抓投资的理念,在帮助企业发展中赛服务质量,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比服务能力,不断改进服务方法和提高服务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建设项目早达产。

下一步,开发区将以此次观摩会为新起点,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园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振奋精神,理清思路,攻坚克难,在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上下功夫,在招商引资上下大力气,在产城互动上抓突破,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钟山区大河镇

钟山区都市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于2013年开始筹建,规划面积4.7万亩,规划范围涉及钟山区大河镇和汪家寨镇,核心区位于市中心城郊大河镇三岔河畔,区位优势明显,自然风光秀丽,产业基础良好,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绝佳基地。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的总体目标,钟山区以园区为载体,将农业产业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将农村建设和城市经济有效衔接,将农民致富和多元发展有力统筹,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品质内涵不断丰富的农旅一体化园区发展之路,为全区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率先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发挥了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园区筹建之初,把优美的生态景观体验与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互融作为农旅一体化发展的主体思路,聘请著名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尤其注重将原生态的自然元素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打造为亮点,例如核心景区大河堡的原材料砖块均由本地散乱石块搜集堆砌而成,既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有效整治,又使景观建筑与周边的历史风貌得以延续。以城镇化与新农村互通为实施路径,力争把“小产业”培育成“大品牌”。大河园区始终紧紧依托离市中心城区较近的区位优势,紧紧瞄准城市人的娱乐观光需求,积极承接城市优质资源输入;紧紧瞄准城市人的餐饮和文化需求,积极拓展优质商品向城市输出。以强集体与新农民互补为党建统筹,力求把“小家底”汇聚成“大格局”。借助合作组织较为成熟、企业入驻较多等优势,通过“三资”整合后评估入股信用社、入股公司、异地置业等方式不断提高“三资”率,同时通过入股、创办、领办企业等方式组建村集体经济实体,通过有偿服务同辖区企业不断实现互利双赢、共生发展。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管委会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是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由米箩核心区和猴场特色示范区组成,为“一园两区”布局。园区规划面积65760亩,覆盖米箩乡、猴场乡10个行政村,辐射周边18个乡镇。园区以水城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分为种植示范基地、产学研基地、深加工基地、布依风情生态园和米箩现代农业观光园等5个功能区。

今年,水城县县委、县政府率先在园区核心区米箩乡实行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流转、园区融资平台允许园区先行先试,每年财政预算一千万元保障园区经费运转。将园区建设成水城县农村改革的窗口、产业发展的引擎、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园区旅游结合的示范。探索建立了“政府+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土地流转的“5+N”模式,已流转土地4万余亩,征用土地478亩。此外,借助水城猕猴桃获得的殊荣和雄厚的省内基础市场,嫁接淘宝、京东两大电商,推动“黔宏”、“凉都红心”走向性著名品牌。

下一步,园区将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参与园区建设,引进实力雄厚、观念前沿的大公司入驻园区,组建强劲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提高科技投入和土地流转进度。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做好猕猴桃产业品质升级。继续拓展销售市场和产业开发领域。以电子商务平台和冷链物流促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使猕猴桃果酒、果脯、果汁尽快进入市场,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园区周边旅游生态建设,以旅游生态建设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把产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产业,推进园区综合效益提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