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水城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还清还美还绿于民

六盘水日报  2015-05-25 09:14

本报记者谢勇勇

核心提示

总投资21.81亿元的水城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属2015年我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将对市中心城区20.978公里长的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实现“水清岸绿、空气清新、生态功能自然、营造生态健康、可持续的城市景观河道”的目标,全面改善水城河及支流水质和面貌,还清还美还绿于民。目前,该工程已进入全面整治阶段。

水城河又称响水河,位于市中心城区,也是市中心城区的地面河,由窑上支流、德坞支流、一线天支流、水城河干流组成,总长31公里,承担着城市防洪排涝的功能,是地下水、雨水及部分城市污水的排泄通道。

近年来,随着六盘水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沿线大量的污水排入水城河,水城河已成为城市的纳污沟;水城河的排污排涝及环境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地区开发建设的需要,与六盘水作为中国凉都、中国十大生态文明城市的定位和称谓极不协调,有碍于城市品位的提升。

为彻底改变水城河流域环境状况,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及时启动水城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围绕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的目标,努力把水城河打造成为生态走廊、景观走廊、产业走廊、文化走廊、幸福走廊。

水城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防洪、治污、截污、清淤、生态补水及生态修复、景观打造等,从2014年底至2015年底,将完成河道修复工程建设,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水城河流域环境状况,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整治目标。

日前,记者在该工程建设工地上看见,上千建设大军正在抢工期、抓进度,朝着目标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完成总投资的12%。其中,完成清淤20万立方米、15公里;土方开挖25万立方米;石方开挖7万立方米;土石方外运15万立方米;围堰完成7公里;格宾挡墙完成6000立方米,浆砌挡墙7000立方米。

防洪:满足百年一遇行洪能力

水城河作为中心城区主要的排洪河流,每到下雨天,六盘水成名副其实的“水城”,尤其是水城河下游的水泥厂段,上百户老百姓每年都要被洪水“光顾”4、5次,年年遭受严重损失。

据水城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显示,各标段将对部门路桥(涵)的拆除新建,对河底的疏挖和河面进行拓宽,拆除的桥梁均采用过路方涵的形式,确保两岸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另外,采用简单的钢筋砼方沟结构形式,降低糙率,提高过水能力,满足河道100年一遇的行洪能力。

其中,德坞支流将对暗涵重新选线,单独下泻德坞支流河水,原德坞暗涵作为城市合流沟保留,在其出口处(公园路桥下游)进行截流。同时,在100年一遇防洪标准校核的基础上,德坞支流、明湖支流的河道断面采用生态梯形断面及“格宾”生态矩形断面。岸顶高程采用100年一遇防洪标准。河床原则上按生态河床考虑,局部现况房屋、挡墙保护段按砼硬质河床设计,以达到河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融的目的。

除此之外,干流的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断面,岸顶考虑到南岸的有轨电车建设,在维持南岸防洪河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驳岸绿化和景观打造,在北岸拆除部分河堤后建造开放性亲水平台(高度按20-30年洪水标准)、慢行系统及景观打造等,让之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据介绍,建设中使用的格宾网又名石笼网,格宾网在中国一般被称作生态绿格网,在国外,这种产品被制作成一种名为“Gabion”的结构箱体,有利于水土涵养,有利于植被生长。

治污截污清淤:实现“雨污分流”

按照《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给水排水工程等相关规划要求,德坞片区2030年规划人口为10万人,因此该次工程按照10万人进行德坞支流截污系统的设计。明湖片区2030年规划人口为4万人,也按4万人进行德坞支流截污系统的设计。水城河主干流设计服务范围包括钟山片区、双水片区、水月片区、发菁片区,设计总服务人口68.5万人。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突出。

根据总规要求,六盘水市规划新建地区和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水体制;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合流制地区可采用截留初期雨水的合流制排水体制。

据悉,工程实施过程中,德坞支流、明湖支流及主干流的河将作较大的改造,拟建河堤重新设置截污暗渠,并对现状污水或合流管沟出口进行截流,截流后接入拟建污水暗渠内,直接输送至规划污水厂,并在出口加设除臭装置。同时,今后我市老城区改造,在老城区内新建污水管道,并将原有排水系统改造为雨水系统,从而逐步实现分流制排水体制。

该工程的污水或合流沟出口,均位于主干流河道两侧,污水或合流沟截流后,可排入沿线污水暗渠内,直接输送至规划污水处理厂,解决了排水出路,实现“雨污分流。”

但考虑到多种因素,该工程对现况合流沟出口进行截流后,污水基本就没有排入河道现象,为防止合流沟出口散发出臭味,对空气环境造成影响,影响人们在河边的休闲憩息,工程采取了除臭设置。其主要做法是:,在出口加设鸭嘴阀或拍门,旱季时出口拍门或鸭嘴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减少一定量的臭气散发;第二,在各个出口加设景观披帘,减少臭气的散发。

生态补水及生态修复:还清还美还绿于民

生态修补,还清还美还绿于民,是水城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的主要目的。

根据相关计算,水城河河道水量严重不足,环境需要水量为7.08立方米/天,换水周期为8.3天,才能满足水体自净要求。

为满足水城河的补水要求,该工程从污水处理厂沿水城河底北侧敷设一根约15公里的中水管至公园桥。同时从污水处理厂沿水城河岸北侧敷设一根约5.2公里的中水管至人民路。

除此之外,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还将在沿线建设两块湿地。湿地一主要位于水城河九洞桥段,全长298米,宽处距离水城河右岸90米,河道至此,水面蜿蜒曲折,形态丰富。断面布局依次为乔灌草生态系统、透水自行车道、下凹式绿地、生态岸、透水人行步道、水生植物区,整个布局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理念,生态、绿色为出发点,彰显城市休闲景观的特色。

湿地二位于水泥厂段,全长350米。两岸断面布局依次为外围植物缓冲带、自行车道、生态景观植物带、人行步道,同时在湿地左岸布设三处、右岸布设两处安全玻璃观景平台。设计重点是在城市道路“灰色景观带”和城市河流“蓝色景观带”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观带”,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创造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生态景观工程,全面改善水城河及支流水质和面貌,还清还美还绿于市民。

景观打造:建成滨河式生态走廊

当前,水城河沿河现状景观杂乱,周边居住用地外观陈旧,现有植被凌乱,沿河配套设施不足,河道两侧可做景观宽度只有7-8米,给景观打造带来难度。但六盘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气温19.7℃,有利于植物的存活;境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利于文化的挖掘、提取;周边现有植被可以保留并二次移栽利用等优势弥补了现有不足。

如何在现状的地形基础上,对河道景观整治优化设计,使这条母亲河成为城市风景靓丽、特色突出的滨河式生态走廊?整条水城河的整治设计重点突出了文脉、绿脉、水脉等基本概念,注重对空间和景观层次的营造,靓丽色彩的合理利用,使河道风景旧貌换新颜,重点打造节点区域;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合理对空间布局规划,动静结合、开合有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尽可能保留现有的景观格局及水文,对现有的植物二次移栽利用等,对水城河进行全面整治。

整治中,不管是德坞支流、明湖支流,还是主河道,都按照“水之魂 绿之裳 民之体”的设计主题,“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传承水文化”的设计理念,重点挖掘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现代工业文明,体现城市特色风貌的生态文化长廊,营造“水—人—城”交融的艺术空间。

在德坞支流段,结合德坞支流周边景观资源和现场条件,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魅力滨河景观;明湖支流段,结合明湖支流原有土人景观设计和当地景观资源,重点打造具有都市色彩的四季滨河景观。每个整治段又被分为若干个小标段,又根据实际进行“装饰”,做到“一段一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