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韭菜坪海嘎村:贵州屋脊劲吹“大海之风”

六盘水日报  2015-06-02 09:20

[摘要] 享有“贵州屋脊”美称的韭菜坪,海拔2900.6米,是黔境第一高峰。据说,韭菜坪因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野生韭菜得名,每年盛夏,韭菜花开时节,山上景色绚烂多姿,美不胜收。

记者毛可 孔盘龙

享有“贵州屋脊”美称的韭菜坪,海拔2900.6米,是黔境高峰。据说,韭菜坪因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野生韭菜得名,每年盛夏,韭菜花开时节,山上景色绚烂多姿,美不胜收。

黔之巅的山腰,坐落着一个村寨——海嘎,居住在这个我市地理位置高的村寨里的,是一群彝族村民。“海嘎”由彝族语“侯嘎”(音译)翻译而来,这个词在古彝族语中是“大海之滨”的意思。

一个是贵州高的山峰,一个是有着“大海之滨”之称的村寨,“山”与“海”之间,如此和谐共存共依,这中间,有着怎样远古流长的渊源存在?其间的古今演变,又包含着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对这个村寨的浓烈兴趣由此而起,初夏的一个上午,在钟山区大湾镇党委副书记唐秀梅的陪同下,记者驱车往距市区40余公里的韭菜坪驶去,探寻山巅上的“大海之滨”背后的隐秘。

“大海之滨”的美丽传说

还未到韭菜坪,远远望去,阳光从“贵州屋脊”的山巅往下铺洒开来,把整座山脉妆点得华丽而又庄严。从山下往上看,韭菜坪俨然山神的姿态,亘古以来就驻守此处,庄严而肃穆地接受凡间世人的顶礼膜拜。此情此景,让我们还未上山,对“海嘎”神秘之感已油然而生。

从山脚往山腰行驶,沿途风景如画,一路洒下来的阳光落在身上,温暖而惬意。在车上时,唐秀梅告诉我们,海嘎社区服务中心的主任杨金成正在村里等着我们。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彝家人,能言善道,山里有很多故事、传说,他都能够一一道来。

半后,到了韭菜坪的山腰,海嘎社区就坐落在这里。村民们的房屋都修葺一新,临街、临路的墙面上,绘满了色彩鲜艳、多姿多彩的彝族风情画,街面整洁干净,统一规划,让人赏心悦目。

看到我们,杨金成远远地就迎了上了。简单寒暄几句后,这个爽朗的彝家汉子就带着我们沿社区服务中心旁边的下寨往相距不到一里路的黄杨寨走去。

路上,我们问了他“海嘎”这个名称的由来。他说,大约4亿年前,韭菜坪一带曾是蓝色的大海,3亿年前,曾经的海退,使韭菜坪的一部分成为了陆地。后来,住在这里彝族同胞们坚信,他们是从海中来的氏族,便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作“海嘎”。如今,居住在这片“大海之滨”的,仍是那些坚信自己为海的氏族的一脉相承下来的彝族后代。

唐秀梅说,这些她也曾听说过,史料也有零星记载,2.5亿年前的韭菜坪所处的区域发生了剧烈的的火山喷发,生物的大灭绝,山崩海啸后,山峰磅礴崛起,成就了今天韭菜坪美丽壮观的风景。

说话间,我们沿着村里的便道,来到了一个小型的文化广场,广场的下方地势渐渐走低,视线随之而去,被远处环拢的山峰挡住,长满灌木的翠绿的青山四面簇拥,左前方山峦汇集处是一大片凹地,在这山谷中形成了一个盆地,因为高海拔的缘故,周边的山地没有高大的乔木生长。

杨金城指着这个盆地对我们说:“这个地方叫下嘎,传说很久以前山上会流下大量的水在这里汇聚,形成一个大的湖泊。进我们社区的山丫处,还有一个像这样的盆地,那里叫上嘎。村里也有人说,这两个‘嘎子’就是海嘎名字的由来。”杨金城说着,还不停地用彝语发着 “侯嘎”(即“海嘎”)之类的音节。

记者仔细观察这一大片凹地,若是聚满水,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湖泊。在这样高的山上,若能有两个这样大的湖泊,湖的岸边要称之为“大海之滨”,也算得是相称的了。

“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很多传说无从考证。我想应该是我们的祖先生自认为是海的氏族,却因为海拔高、山路陡,出行困难、信息闭塞,虽然听说过大海,但却没有真正看到过大海,在山上有这样的两个大湖泊,自认为这就是大海了,就非常自豪地用寓有‘大海之滨’之意的‘海嘎’为这里命名了。”杨金成说,很久以前的彝族人就在这里靠湖而居,靠山生存。现在的海嘎社区有村民366户,彝族汉族杂居,彝族的比例占40%,大家和谐相处,安居乐业。

“海嘎”的由来,虽然说法不一,却让我们体会到彝家人对自己根源的怀古和执着,对自己生存之地的深深眷念。山的豪迈,造就了彝家人粗犷雄浑、热情奔放的性格,水的浑厚,给了彝家人包容万物的宽厚品格、博大胸怀。也许,正是这样的由来,才有了“山”“海”相依的和谐共处,成就了今天海嘎社区彝汉杂居、民众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

薪火相传的幸福愿景

杨金成说,除了远古时代的传说,安信土目的兴旺没落又是海嘎这里一个流传极广的故事。

据说,公元1664年即康熙三年,拥兵自重的吴三桂谎称水西彝族要谋反,上疏朝廷,骗取圣旨征剿水西。和平而神秘的水西(今毕节、大方、黔西、织金、纳雍、金沙等县的大片土地)便发生了战事。后来,水西成了彝族安氏贵族统治的区域,海嘎由姑安的土目(头目)安信土目统治管理,当时,海嘎一带兴旺发达,属鼎盛时期。

安信土目家就在韭菜坪山腰现海嘎黄杨寨旁的众多小山峰的高点上,收谷子时,佣人多到能够列队到三公里以外的山脚,用手就能将谷子一直传递到土目家门前的打谷场。当时的海嘎,年年丰收,人们也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黄杨寨”这个地名,彝语为“舍鲁卡”,是“黄金”和“寨子”的意思,反映出当时民众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安信土目还在韭菜坪成立了一个集市,强行把百姓的玉米收集起来磨成面,卖给赫章白蜡厂的银矿工人和周边县上的百姓。后来因玉米面有限,安信土目就用柴灰充当玉米面到集市上交易,吃了柴灰的人们得了不治之症,死了很多,慢慢地就没有人来了,从此热闹一时的集市不复存在。得不到百姓的拥戴,安信土目一族也就渐渐没落了。

杨金成说,从古到今,彝家人认的,就是一个“德”字,对老百姓好,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彝家人就爱戴拥护。安信土目家的没落,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现在,除了韭菜坪山脚大湾镇境内还有一条三岔河穿镇而过外,韭菜坪山上已经没有了湖泊、水塘之类的大型水域。时过境迁,海枯石烂,生活在“大海之滨”的彝族同胞,仍一代又一代向后人述说那些美丽的传说,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换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仍是他们的生活愿景。

如今,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韭菜坪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贵州屋脊”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许多村民上山到景区里摆摊,卖凉粉、凉面和烙锅。有些村民还加入了合作社,在韭菜坪景区大门外的山野中,种植野生韭菜,既美化景区环境、吸引游客,又可大力开发野生韭菜的药用、食用价值。

生活在“大海之滨”的这个海的氏族,正以自己的执着、勤劳、自立,朝着世代先辈们向往的幸福小康生活,渐行渐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