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百姓富、生态美”——这是希望的田野!

六盘水日报  2015-07-13 09:08

记者钟淑珺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剑指“百姓富、生态美”,我市立足生物多样性优势,以发展山地特色农业“3155”工程为支撑,以园区为平台,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推动农业从封闭向开放转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自给向市场转型、从分散向集中转型,着力创建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

关键词:

重点和难点

盛夏时节,从水城县顺场乡政府一直往山下看,蔬菜基地里满眼的翠绿,清泉水沿着沟渠四下奔流,在它的滋润下,辣椒、菠菜、芫荽、西红柿……成片的蔬菜散发出希望的光泽。这是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看着喜人的景象,顺场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朱少海十分兴奋。他说,顺场水热丰富,农业生产条件极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高,我市选择在这里建设万亩蔬菜基地极具战略眼光,也是顺场人民的幸福所在,顺场的百姓已经尝到了其中的甘甜。但是,万亩蔬菜全部建成后,由于当地交通的制约,市场就是大的问题,希望能尽快推进相关建设,进一步助农增收。

对此,市农委主任梁建表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关键和突破口,要重视再重视。

——农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全市农业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传统农业仍占相当比重,结构调整在整合资源与投入、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生产与市场等关键环节掌握上仍有薄弱之处。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整体不强。特色产业基础弱、启动晚,产业化发育相对滞后,尤其是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科技应用水平不高,效益水平仍然不高。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够,全市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在全省占比偏低,全省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5家,而我市还处于空白。农产品品牌打造不够,名优品牌少,获贵州省著名商标的产品屈指可数,在获中国驰名商标上尚属空白。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农业建设资金渠道单一总量不足。在产业基地和园区前期建设中,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后续建设资金匮乏。农业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农业融资困难、招商引资难、保险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存在并随着发展日益凸显,制约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有待加强。全市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依然较差,农田水利、产业路、机耕道、市场物流等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机等现代装备较弱,农村劳动力缺乏现象普遍存在,大量青壮年外出,留守人员不能满足生产特别是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需要,劳动力成本提高。农业服务体系“后一公里”、“两个80%”问题尚未解决等等。

梁建表示,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改革创新和加快发展来解决。全市的农业系统,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立足农业、跳出农业、创新思维抓农业,争取找准切入点,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

方法和举措

错落有致的梯田、满眼乍泄的芳菲。

水城龙场乡——省级重点园区、水城富硒茶叶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绿叶成海,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娘娘山高原湿地、北盘江大峡谷、牛棚梁子、花戛溶斗、六车河等美丽景区之中,散发着茶叶的清香。

根据《六盘水市茶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部署,到2017年园区内茶叶面积将达12万亩,年生产茶青14000吨以上,茶叶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年综合产值12亿元以上,人均增收1500元,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茶叶产业将成为园区内农民的主导产业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对此,市农委主任梁建表示,围绕“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的战略思路,我市的农业农村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稳定粮食生产,加大结构调整。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加快建立具有山地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争取实施65万亩粮食增产工程、9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等重大项目,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有效提高单产水平,确保实现粮食总产目标;调整粮食内部结构,扩大优质稻、特色食粮种植,结合省里重点支持方向,抓好马铃薯、优质稻、薏仁、苦荞等专项项目实施并争取扩大实施;以“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编制为契机,立足资源禀赋,遵循市场需求,提高“四个比重”,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大县建设,重点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

——立足自然优势,壮大特色产业。围绕省里有关推进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意见,结合我市正在推进的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抓好猕猴桃、茶叶、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85.5万亩。同时,重点加强猕猴桃、茶叶、刺梨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提高“3155工程”建设苗木自给率,实现苗木供应的本土化、良种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涉农资金整合支持“3155工程”建设。同时要继续巩固烤烟、油菜等传统产业,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夯实园区建设,强化示范引领。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基础建设,加强农产品贮藏保鲜、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大力推广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等装备技术,改善园区发展条件。结合园区产业基础,每个园区突出一两个主导产业。大力引进和扶持园区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配套、联动互促的企业集群,提升综合效益。进一步抓好园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促进要素资源向园区集聚。率先在园区全面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以猕猴桃产学研基地为载体,抓好人才基地项目建设。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以农业园区为平台,发挥基地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要落实惠农政策,强化科技支撑。继续规范实施各项惠农政策,保护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探索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模式,提升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

——要狠抓质量安全,增强核心竞争。2015年重点打造红心猕猴桃、刺梨等凉都圣果“三品一标”品牌。争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产地认定31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牢固树立“大产业、大基地、大品牌”理念,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公共品牌,整体提升全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要促进市场流通,提升产业化经营。农业部门要走出传统生产的局限,积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了解市场信息,利用市场引导生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扶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支持企业抓好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等环节,培育企业集团,促进集群发展,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增强市场竞争力。2015年计划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以上、市级25家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以上,不断壮大市场经营主体。

农业园区撑起富民工程

今年,我市重点依托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围绕“农民富、生态美”抓一产转型,大力发展喀斯特山区高效特色农业。

目前,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达26个,其中新增11个。

2014年以前认定成功的15个:六枝特区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省级重点建设园区)、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省级重点建设园区)、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区(省级重点建设园区)、盘县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省级重点建设园区)、六枝特区大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省级重点建设园区)、水城县富硒茶叶产业示范园区(省级重点建设园区)、钟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六枝特区北部库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六枝特区月亮河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盘县红果智能农业观光示范园区、盘县老黑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盘县沙淤高山花卉产业示范园区、水城县南开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水城县野钟特色经果产业示范园区、钟山区月照乡双洞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

今年申报认定的11个:盘县板桥索桥河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六枝特区牂牁江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六枝特区生态高效茶叶示范园区、钟山区春全农业观光示范园区、盘县高原画廊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区、水城县红豆杉产业示范园区、盘县民主生态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六枝特区新华高山生态茶叶经济示范园区、水城县特色经果休闲观光产业示范园区、盘县华龙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区、水城县特色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

截至目前,26个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35家,培育农民合作社369家,社员4.5万人。累计建成种植基地95万亩,农产品产量8.14万吨。

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区

园区概况:园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滑石乡岩脚村、两河乡鄢官村和刘官镇的小屯村,成立于2012年2月27日,属于省级园区。规划总投资15.8亿元,规划面积7.2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2万亩。

园区定位:园区是一个将循环经济、休闲观光旅游业、特色精品种植业、特色生态养殖业、加工及物流贸易区融入一体,具有现代农业特色、地方特色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实体。主要由农业生产精品园构成,具备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采摘游玩、住宿娱乐等多种功能,园区作为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显著、示范作用明显的现代农业载体,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

主导产业:蔬菜1.08万亩、经果林1.34万亩、苗木0.43万亩、茶叶0.9万亩,配套发展林下养殖、特色生态鱼类养殖区及加工业。

钟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园区概况:钟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成立于2013年3月25日(黔府办发[2013]17号),属于省级园区。规划面积5万亩,核心区位于大河乡,面积3.29万亩,规划总投资10.966亿元。

园区定位:钟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定位在西部一流、有重要影响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1256”总体发展目标,为都市休闲观光类园区。

主导产业:主导为精品水果、蔬菜,配套产业为中药材、生猪、蛋鸡。规划建设精品水果基地20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2000亩、中药材基地5000亩,年出栏生猪40000头、年产蛋3200吨。

六枝北部库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概况:北部库区园区于2013年3月启动建设,属市级园区,核心区位于新场乡,规划面积8万亩,总投资10.7亿元。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为优质核桃5万亩、中药材2万亩,配套产业为生态禽100万羽、优质肉牛5000头、羊2万只和3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园区核心区由“一区(长箐牧场综合示范区、10000亩)三园(昌文特色养殖示范园1000亩,优质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园2000亩、松核桃产业示范园3000亩)一带(长箐至新场核桃示范带4万亩)”组成。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

园区概况:园区核心区位米箩乡和猴场乡,园区建设于2012年,属于省级重点园区。规划面积21万亩,其中核心区6.576万亩,规划总投资28.84亿元。

园区定位:以猕猴桃为主产业,兼顾发展杨梅、烤烟、茶等辅助产业,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发展,把园区打造成猕猴桃产业示范区、科技研发与转化中心,生态循环农业样板区,新型农民的培养区、体制创新的实验区。

主导产业:核心区发展4万亩猕猴桃(其中米箩2.8万亩,猴场1.2万亩),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15万亩猕猴桃。配套发展杨梅、烤烟、茶和特色养殖业等产业。

“三线六带”谋划产业新篇

规划区以“镇胜、都香、水盘”高速公路六盘水过镇段为骨架,“水(城)黄(果树)—玉(舍)马(场)、老(厂)英(武)柏(果)、淤(泥)普(古)—龙(场)顺(场)花(戛)”公路为主干线,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节点,公路沿线可视山脊范围或公路沿线行政村为基准。

规划区域总面积24924万亩,涉及75个乡镇、297个村。

水盘线:全长212公里、17.79万亩,涉及青林、金盆、南开、保华、董地等27个乡镇、88个村。

六镇线(都香高速六盘水段):全长145公里、8.87万亩,涉及大湾、汪家寨、发箐、老鹰山等16个乡镇、54个村。

镇胜线(镇胜高速盘县段):全长67公里、5.67万亩,涉及英武、刘官、两河等7个乡镇、24个村。

水城勺米—六枝陇脚:全长125公里、26.67万亩,涉及勺米、米箩、野钟等12个乡镇、57个村。

盘县淤泥—水城花戛:全长146公里、13万亩,涉及淤泥、普古、龙场等5个乡镇、26个村。

盘县老厂—盘县柏果:全长106公里、13.89万亩,涉及老厂、马场、英武等8个乡镇、48个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